重庆石柱县千座岩棺葬谜团 至今未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1-27 13:34:50  阅读:143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温兆伦

  在石柱县龙河两岸数十公里的悬崖峭壁上,发现上千座“仙人洞”。这些洞穴三五一群,连成一片,错落有致,远观极为神秘和壮观,洞内则置放棺木,有牙齿等残骨。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远古先民一种独特的丧葬方式,誉其为“岩棺博物馆”。但有关岩棺葬的形成,至今迷影重重。

  神秘“仙人洞”千余座

  一般凿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高的达到四五十米

  石柱“仙人洞”主要分布在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龙河又称南宾河,古称望途溪,是石柱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黄水镇冷水乡,流经县内近10个乡镇,流长104.68公里,落差1263.3米,从丰都县境注入长江。

重庆石柱龙河悬棺

  昨日,记者沿着石柱县下路乡三五大桥附近往上看,发现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犹如长方形箱子状的洞穴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层叠如蜂巢。沿着龙河两岸探访了几十公里,悬崖峭壁上类似洞穴比比皆是。

  石柱县档案局谭荣宏介绍,当地人们都管两岸悬崖峭壁上的洞子为“仙人洞”,1985年版的该县县志将这些“仙人洞”称为“崖洞”。传说以前老人想还童,就在峭壁上的洞里呆上几天,脱掉一层皮,就能还原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石柱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共发现1000多穴“仙人洞”。其中,比较集中的下路乡约尚存130多穴,双庆乡尧耳坡柜子岩有94穴,三星乡玉皇殿有65穴。

  据介绍,“仙人洞”大多地处深山峡谷,一般凿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高的则达到四五十米,选址均为质地坚硬的岩石层,上面悬崖绝壁,下面滔滔河流,既可挡雨水侵入,无淹没之虞,也可阻野兽进入。

  洞穴是远古岩棺葬

  只有极少数部落长等富族方能办到,棺木悬得越高就越孝顺

  石柱县文物专家介绍,“仙人洞”群其实是远古时期先民们凿岩为穴,置棺以葬的一种独特丧葬方式,一面临江,其余三面有人工凿过的痕迹,文物专家称其为岩棺葬。

  十几年前,还有人从“仙人洞”中发现残存的棺椁、人体骸骨及少量陪葬物。但由于年代久远和后期的人为破坏,没有从洞中找到有具体信息的文物和任何文字记载。

  专家介绍,雕凿岩墓以岩面宽窄而定。棺穴分横式、立式两种,以横式居多。横式入口成长方形,洞浅;立式入口成正方形,洞深。立式岩墓较少,规格一般高宽均0.8米,深2米左右。岩穴内棺柩由木板组成,多数形如头大尾小的船状,也有类似于方形或矩形的箱子形状。

石柱县城关门岩,岩壁上的仙人洞已空无一物

  “查阅现有档案资料,关于岩墓记载很少。”谭荣宏称,只在唐朝张鷟着的《朝野佥事》中有一则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谭荣宏说,文中所称“五溪蛮”指东汉前分布在今湘西、黔、川、鄂三省交界地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专家从种种记述判定,岩棺丧葬是一种二次葬,古代实行岩棺葬的民族是重孝而厚葬的,在他们看来,先人的棺木悬得越高就越孝顺。但工程艰险,耗资大,这需要相当的财力,恐怕当时只有极少数的部落长之类的富族方能办到。

  千古之谜至今无解

  用什么工具在坚硬山岩上凿穴,怎样爬上悬崖峭壁都是难题

  文物专家介绍,岩棺葬的形制、葬法不同于其他地方已发现的天然洞穴葬或凿穴设栈搭架的悬棺葬,其施工难度及工量均大于前两者,而且更利于棺柩长久保护。有关岩棺葬的谜团,至今让考古学家费解。

  首先,两三千年前的先民要想在坚硬险峻的山岩上凿成2米长、1米深的棺穴,用的什么工具是一个难解之谜。

  其次,凿开坚硬的石壁需要使用钢材器物,这是不是表明当时“五溪蛮”已经有了钢材的热处理技术,能够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及硅、锰、钼、钒、镍、铬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及配方?

  第三,如果说“自山上悬索下柩”,可通过绳索从上面下滑垂降,但怎样爬上悬崖峭壁,这在当时也是个难题。

  另外,石柱与周围的秀山、酉阳、巫山、巫溪远古时期同为濮、巴部族居住地,史称“溪洞部族”或“溪洞蛮”,为啥只在石柱发现了置放更为复杂、艰难的岩棺?岩棺与其他地方普遍所见的悬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专家至今也没找到答案。

如何攀爬上悬崖峭壁,这在当时也是个难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