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立秋,最高温33℃!过了今天,就不再吃西瓜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8-08 18:01:24  阅读:5193 来源:腾讯健康 作者:责任编辑NO。邓安翔0215

2019年8月8日3:12,农历四月初八,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我们迎来了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但按照气象学的划分,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降到22℃以下才能算是秋季的开始。很显然,岭南的“立秋”从气象学的角度看依然是“盛夏”。

但虽然仍是“秋后一伏,晒死老牛”的三伏天,只要你细细体会,清晨从远方吹来的那阵阵清风已明显带着丝丝秋凉之意。

8月8日立秋当天,预计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整体而言,广东当天气温普遍较高,最低温度基本在25℃以上,最高温度达31-33℃。故需出门随身携带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古人分立秋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其意为:立秋来临时,风不再温热,变得凉爽。大雨过后凉风袭来,生成白雾笼罩天地。寒蝉感阴而鸣,昭示秋天的来临。

“立秋之日凉风至”,从整个自然界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来看,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故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熟也”。

所以立秋开始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皆以收为原则,循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内应于肺,悲忧易伤肺。所以立秋之后,更要注意调节情绪,逐渐做到内心宁静,使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以应秋日容平之气。

随着立秋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养生也要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故立秋起居养生当遵《内经》“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所戒。因“早卧”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利于肺气的舒展。

虽说天气依然炎热,但使用空调风扇仍当谨慎。谚语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酷热,夜间凉爽,夜卧易受寒邪侵袭而致病。故也不宜对着门窗入睡或露宿野外。

立秋时期是咽喉炎的高发期,原因是立秋后逐渐干燥,温度也逐渐走低,年轻人一旦过于劳累,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便会患上咽喉炎。

因此,我们应当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达到预防咽喉炎的目的。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应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以防出汗过多,阳气损耗。

中医中称小孩是幼阳之体,易寒易热,易受外因影响。因此在温度湿度均发生变化的立秋,小孩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发烧。家长一定要帮助小孩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并适量运动,如此便能有效预防此类疾病。

夏秋之际亦是红眼病、过敏症、疟疾的高发期,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近可能的感染源和过敏源。多吃坚果也可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疟疾。若出现病症,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禁寒饮。芝麻、糯米、蜂蜜、银耳、山药、鲫鱼等性质温和的柔润食物都适宜食用,能够益胃生津,滋阴去燥。

不可否认的是,在立秋节气,岭南地区仍有高温酷暑之势,时有台风降雨,湿度仍较大,人体还是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湿困脾胃,则易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佳、脘腹胀满等症状,且不少人“因暑贪凉”,过食寒凉生冷之品而更易损伤脾阳。所以,保护脾胃仍是立秋节气饮食养生的要点。

又因“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立秋为秋天的开始,养生要开始养收,所以饮食上要开始适当减辛增酸,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而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过,素有胃病之人则应注意慎食过酸之品。

立秋节气穴位养生推荐

立秋节气穴位保健以“补土生金”为原则,可以通过按摩脾俞穴和足三里穴来保健。

脾俞穴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主治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以及背痛等不适。

足三里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赢瘦、水肿;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立秋节气膳食推荐(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秋令节气养生篇》)

三鲜固本汤(3人量)

食材:鲜淮山150克,鲜莲子100克,鲜百合2-3个,排骨300克,陈皮、食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鲜淮山切块;排骨斩件焯水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山药性涩,能涩精气、健脾止泻。《本草备要》载莲子“甘温而涩,补脾,涩肠,固精”,可治脾肾虚所致的便溏、白带多、遗精及崩漏等。其与山药搭配,能更好地发挥补益与固摄的功效。百合、润肺之余,能收敛心神。本汤品能补肺、脾、肾,安神,既有益于更年期女性,又有益于脾胃虚弱的人群。该汤能缓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便溏、胃纳不佳等不适,也是大众养生的不错选择。

小贴士:湿热体质人群不作推荐。

啃秋

“啃秋”指的是民间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一起吃西瓜的风俗。有的说法是,因为西瓜性寒,过完立秋这一天,便不能再吃西瓜了。

也有人说,啃秋实际上啃什么都可以,西瓜、山芋、玉米棒子都行,主要是为了庆祝秋天来临,抒发农人即将丰收的喜悦。

秋社

“秋社”始于汉代,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后世将其定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官府和民间于此时祭神答谢一年的收获,祈求下一年的丰收。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至今,也仍有一些地方保存着“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传统。

食腊味

传统的广东人有一句老话:“秋风起,食腊味。”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适合做腊味的时候。

将切成条状的腊肉在卤水中浸泡8小时以上,接着挂在灶房上熏制或者放入专门的烤箱熏烤。烤制完成后待到冷却便是上好的腊味成品了。广东的腊味品种多样,从腊肠到腊肉腊鱼样样都有。吃时只需洗净切片,上锅蒸熟,便是绝佳美味。

立秋茶

在广东的汕尾城区,有着“立秋茶”的民俗习惯。

在这一天,当地居民纷纷炒菜茶,并与家人团聚分享。既是庆祝秋天到来丰收临近,也是增加身体对蔬菜维生素的吸收,消暑健体,提高免疫力。

吃秋桃

浙江杭州地区在这天有“吃秋桃”的习惯。大人小孩每人一个秋桃,并把桃核留着,待到除夕当天再扔进火炉,烧成灰烬。

《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道:“唯须守秘密,勿为人知。谓来年倘有瘟疫发生,此法可免传染。”说的是此举能保佑全家身体健康,也算是古人的一种美好愿望了。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实习生任烜瑶

【图片】南方杂志记者 影子、视觉中国

【制图】程子宜 实习生任烜瑶

【通讯员】宋莉萍 查冠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谭健成

【校对】罗健鹏

【作者】 严慧芳;程子宜;影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深度~谈天说粤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