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789字 估计阅览时刻:5分钟】
前不久,我收到这样一条风趣的私信:
你真的觉得你说的都是对的吗?
你真的觉得你所说的都是真理吗?
我没有直接回复,反而萌生了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想法。
由于我觉得这是个分外风趣,也足以引人深思的问题。
对此,我想首要标明一下我的心情——
绝非如此。
当一个人以为自己肯定正确的时分,那么他必定是肯定过错的。
这是个辩证的问题。
或许,无妨引证冯有兰先生在《我国哲学简史》里写的那句话:
“要确认什么是肯定真理,这个使命太大,任何人也不能担任,仍是留给天主单独担任吧。假设真有一个天主的话。”
一个作者,其实总会有身在此山中的限制的。
亦是因而,我常常感谢那些告知我,我哪里做错了,哪里还做得不够好的人——尽管有些批判是心情性的,但假设可以安然承受,并在心中去印证,总是可以更好的反思自己。
我刚至而立之年,于学不过是初入门庭。
谁肯有以教我?
谁肯见我深陷偏蔽鄙陋之境,恻然生怕不及救正之?
“攻吾短者是吾师”,阳明先生的这句话,总是谨记在心中。
理愈辩而愈明。
素日里和诸友在谈论下的问答,看似解惑,又何曾不是自省?
虽每全国许多慎独的功夫,可必定是有许多私,是己所不能全知,而需旁人指点才知的。
这也正是沟通的含义。
好了,这便是我的态度。
但是,表达完了态度之后,我还有件更想要做的事。
那才是我之所以想要写这篇文章真实的原因。
下面我所写的这些,并不是强求,当然亦肯定不是真理。
仅仅一个约请。
一个可以沉着承受,或沉着回绝的约请。
“你真的觉得你说的都是对的吗?”
假设这个问题是心情性的,那么全部休提。
由于当一个人有心求不是的时分,怎样都不是。
但是,假设这个问题并不是心情性的,那么其实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前,是可以多问自己一个问题的。
“我真的觉得我的责问,一定是正确的吗?”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当一个人学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的时分,就标志着他懂得反思的开端——
在向别人提出质疑之前,心中简直是天性般地,将这种质疑,以某种更适宜的方法,先问询一番自己。便是反思的才能。
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才能,但并不代表着,它不可以经过操练渐渐把握。
我常常会进行这样的反思。
比方不久前,我曾写过的那条微博:
「总是觉得,“自私”这样的词语,应当是用来自省,而不是用来责人的。
由于每逢我想要责怪别人自私的时分,我都能清楚感受到,其实自己也是动了私心的。
既已动了私心,又怎么还能责人呢?」
这样的反思,可以让我看到事物的双面。
然后得以让自己,不羁绊于别人的错处,而是更好的修行自己——
由于它让我看到了那些,我想要去改正的问题。
那么,反思还有什么详细的优点呢?
我可以告知你,读书的优点。
可以告知你清淡饮食的优点。
可以告知你训练的优点。
但我没有办法告知你更多更详细的,反思的优点。
有人说,反思是可以带来才智的,是可以让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从而了解这个国际,然后让自己的日子变得更好的。
可这些改动并不是马到成功的,它所带来的,也并不限制于某物某事,而是浸透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也便是说,当你开端反思的时分,你简直看不到它可以带给你的优点。反而是困扰更多一些。
大约正是因而,让一个不喜爱反思的人去反思,是件分外困难的事。
所以,我只把它作为你可以沉着承受或回绝的约请。
你可以自己去测验一下,在绵长的人生里,慢慢去沉积。
试着去看一下,反思可以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动。
不用强求,仅仅尽力而为。
今日可以反思到哪里,就反思到哪里。
但假设,反思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让你开端抱怨自己,厌烦自己。那这种反思就应该中止。
要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并不是结尾。
“反求诸己”的含义,是让你持续去行,持续去有所做为。
而不是停在这儿,让自己堕入瘫痪的境地。
反思自己,是为了行有所得。
那么,得到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那个变得更好的,让你更喜爱的自己——并不是偶然的喜爱,而是尽可能持久的喜爱。
比如,当一个人,由于一时心情的激动,而将过错归咎于别人,既而愧疚自责起来。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很好,那也不是真的喜爱自己。
但是,这些心思,是己所独知,而人所不知的。其间奇妙的改动,亦只能单独体会。
反思便是体会它最好的方法。
至繁总是归于至简。
即所谓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
见山是山,是不能对此山反思。
见山不是山,是你开端了这种反思。
见山仍是山,则是反思之后的答案。
山仍是那个山。
你却已不再是从前那个你。
文/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