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六二一期;欢迎重视。
孙过庭《书谱》,纸本墨迹,书于垂拱三年 (六八七),历来被誉为“词翰双绝”。《书谱》不仅是古代草书范本中字数较多者之一,且以草法谨慎著称,历来被以为是对王羲之草书比较忠诚的继承者。
《书谱》通篇规矩参差错落,颇具浑然天成之妙,加之其纤细的起承转合及提按抑扬之法所具有的模范含义,故后世学习草书者,莫不从孙过庭《书谱》中罗致养分。自孙过庭《书谱》发生至今的一千多年来,其在草书开展史上的标杆性含义,将一向接连下去。
筆 法
孙过庭是二王书法的继承者,在笔法上,起笔、收笔、转承等法纯为二王一系。米芾点评《书谱》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宣和书谱》中评孙过庭:“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
与王羲之草书比较,孙过庭用笔以“爽直”见长,信笔而书,毫不迟疑,并且字势十分灵动,细部描写十分到位,有许多出其不意之笔。由于《书谱》具有“俊拔刚断”的用笔特色,在临写时一般不宜用羊毫。羊毫柔而细密,不易体现出“爽直”的感觉,应选用兼毫或狼毫,凭借笔的“弹性”来体现用笔“爽直”、“刚断”的特色。
《书谱》中的字字径比较小,所以,书写时腕部的动作比较多。其风格归于妍美一路,在其时还存在着对“质”与“妍”的评论。“质”是一种内涵的宛转美,着重线条的质感、淳古的体现办法以及以厚重为特性的艺术特色。孙过庭以为文质的更 换、醇醨的变迁,乃是符合前史开展之常理的,因此不用厚古薄今、尚质非妍。可见孙过庭论书不泥于古法而寻求美感的倾向。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 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在楷书中,对点画的要求是很高的,这联系到楷书的书写质量。而在草书中,更为重要的是使转部分,点画是一种情性的体现。
下面咱们对《书谱》中几类共同而具有代表性的用笔办法进行解析:
#1方折與圓轉
在楷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往往是经过折的办法来体现的,折的审美意味就体现在方的感觉;而在草书中,为了着重流变性和酣畅感,笔画之间甚至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往往用转的办法来体现,转的美学意味体现为圆融感。
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使转不畅则显得迟滞,一味的圆转则易显得流俗。
01/方折
方折是楷书笔法在草书中的接连。一味地、不加控制地运用圆转的办法,而短少方折的比照,就会显得短少节奏。正确而合理地运用方折的笔法在草书中仍是十分必要的。
孙过庭草书中的方笔,由转机时提笔调锋后笔锋触摸纸面时“切”的动作来体现,如“观”、“顾”、“改”、“除”、“谓”、“陶”、“使”、“尼”等字第一次转机处的方笔。
02/圆转
圆转,是从篆书的笔法中演化而来的。草书流变、俊美、晓畅、多姿的笔画形状的构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凭借了使转的办法。
详细写法是在写到转机处略加以提笔,但没有抑扬动作,即为“暗过”。有抑扬势 必会构成方角和转锋的动作,而“暗过”指的是在转弯时略提后用弧形的动作一带而过,一起笔画和笔画之间没有很明显的粗细改动。
《书谱》中比较单纯的转笔,如“向”、“可”、“如”、“南”等字。
比较复杂的转笔,即接连的转笔,如“寻”、“惊”、“将”、“独”、“带”、“称”等字。
《书谱》 中也有相似怀素《自叙帖》中悠扬流利的圆笔,如“遂”、“远”、“安”等字。
所不同的是,怀素的转笔多用中锋,笔画粗细比较共同,孙过庭草书中的转笔则一般有粗细改动。无论是哪一种转笔,都要把笔锋理顺,不能发生绞锋,这儿就有一个笔法的问题,只需提按和使转精确就不会呈现这个问题。
当然,孙过庭草书使转处更多的是方圆并用, 由于转与折本是针对同一个笔画的两种不同体现办法。
如“好”字左面右下部分的转笔处,并非一转而过,而是转中带折;
如“知”字一笔而就,转中带折,方圆兼备;
“假”字的最终一笔,也是方圆并用。
这些方圆结合的曲线是草书中最难以把握的,孙过庭的处理办法主要有两点:一是靠线条粗细的改动,一是靠行笔方向的改动。这种改动十分奇妙,所以能发生节奏感。(待续)
【草书笔法公益课】
一、杜牧《张好好诗长卷》“书法入门”首发,欢迎学习共享01、唐代大诗人杜牧的笔法,超乎你的幻想之“奇”02、早米芾200年,他就“刷”出天边03、唐代法度威严,他却如此浪漫03、诗人的含义:风骨傲然,不以书法巴结世人
二、怀素《小草千字文》“书法入门”首发,欢迎学习共享01、怀素晚年草法“千金不换”:特别起收笔02、怀素行笔速度改动带来的宛转、精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