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窖藏青铜器一位名为克的贵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04 20:13:04  阅读:5942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光绪年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窖藏青铜器,有鼎、钟等器,这些青铜器同属一位名为“克”的贵族。他以这批名贵彝器留念其巨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用以祭享先人,并宣传周王的厚重好心。这批宝贵青铜彝器是为请求康顺、福佑、老寿、龟龄、善终,期望“克”这一家族万年无疆,子孙后代永久宝用。

大克鼎

大克鼎是这批青铜器中显赫之物,形体巨大,高 93.1cm,重 201.5kg。

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广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变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子。

口沿饰以兽面纹,腹部以流通的波曲纹加以装修。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贪吃纹,相接处有杰出的棱脊,凡六出 ;腹部饰一条两方接连的大窃曲纹 ( 即波曲纹 ),盘绕全器一周。

鼎足上部另饰有杰出的贪吃形象三组。鼎耳饰有相对的龙纹,全体器型沈稳坚实。

大克鼎铭文

大克鼎铭文洋洋洒洒,不管在布局书写上、仍是铸造作用上都非常精巧。

《大克鼎》虽属西周前期金文,但书法体势谨慎,结字、规矩都非常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字体大小一致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

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气并达到了非常精巧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正经堂皇、淳厚宏伟,故著作更呈现出一种澎湃气势和恢宏的格式。

大克鼎全形及铭文拓片

大克鼎出土后,先为柯劭忞保藏,后易主归潘祖荫。潘祖荫喜爱保藏,是一个闻名的藏书、金石保藏家。他的藏书室名为“滂喜斋”、“功顺堂”,将藏书编成《滂喜斋藏书记》《滂喜斋书目》。

他的学生叶昌炽为他的藏书着有价值极高的目录攻略“藏书纪事诗”。攀古楼是他寄存青铜器和石碑的贮藏处,他还留下两部金石目录:《汉沙南侯获刻石》《攀古楼彝器款识》。

保藏各种钟鼎彝器 500余件,保藏与辨别本事,让他受到重视,孝钦皇后曾对别人说 :“潘祖荫所鉴定者固无甚大谬也。”为其时保藏青铜器最大的一家。

所藏的青铜器中,名望最大的两件便是 :大盂鼎和大克鼎。潘自己无后,其弟潘祖年,深知官场险峻,举家迁归故土姑苏。潘祖荫所收大克鼎、大盂鼎以及其他钟鼎珍玩,随同南下。

后几经曲折,潘家后人将大克鼎、大盂鼎等捐出,如今大克鼎于上海博物馆保藏。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