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到了最风险的时间白硕孟岩胡捷等6位专家同台支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1 12:18:22  阅读:9381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作者:汤霞玲

11月8日,在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峰会上,《玲听现场 | 机遇与挑战: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圆桌对话环节,6位嘉宾同台激辩:Libra到底是支付手段还是货币?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DC/EP)异同点是什么?Libra为何如此难产?监管是最大阻力吗?谁能来救小扎?中国有必要推出中国版的Libra吗?

现场火花四溅,金句频出,是本届峰会反响最为热烈的一场圆桌论坛之一。圆桌由巴比特主编、玲听区块链发起人汤霞玲策划和主持。

为保留现场精彩效果,以下为现场对话实录。全文9500字,建议收藏阅读。

汤霞玲:今天非常荣幸请到6位专家同台讨论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这两个话题是今天的最大热点,想必今天的讨论会非常精彩。首先请各位简单做个自我介绍并分享一下自己最近在做的事情。

汤霞玲

吴啸:大家好,我叫吴啸,来自纯白矩阵。其实我们公司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ChainIDE,就是帮助开发者节约边际成本,我们的系统通过云计算可以一键切换不同的开发环境在包括Libra在内不同区块链上做开发。

吴啸

胡捷:我叫胡捷,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的教授,我的教学兴趣和研究兴趣在FinTech和区块链方面,同时在业界我也做了一个项目,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胡捷

孟岩:大家好,我是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专注通证经济。

孟岩

白硕:我是白硕,BAI,B就是区块链,AI就是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我都有涉足,其实人工智能有一个创业公司,做智能投研投顾。区块链,我基本是单打独斗,以个人身份来进行区块链的普及、咨询、宣教,谢谢。

白硕

Tim Yang:大家好,我是Tim Yang 杨卫华,来自新浪微博,我最近也在参与一些社区里面的Libra开源项目,目前已经可以扩展 Libra在二层性能方面做到非常好的性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Tim Yang

蔡凯龙:大家好,我叫蔡凯龙,我现在主要在学术界做研究,研究的方向是数字货币。研究看论文是非常苦涩非常郁闷的过程,休闲之余我就写文章、发评论,在我公众号上有40几个专栏,包括巴比特也是我的专栏之一。

蔡凯龙

1

正本清源划定义:libra到底是什么?

汤霞玲:今天的话题叫做“机遇与挑战:Libra和央行数字数字货币”,第一个问题从定义开始。其实每个人对Libra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按照白皮书定义: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提供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小札在各种场合一直强调Libra是一个支付手段,但是更多人担心Libra是一种全新的货币。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在你心目中Libra是什么?

吴啸:其实我认为Libra是一套允许智能合约存在的一套稳定币的支付体系。

胡捷:我认为Libra就是一种新的货币。因为没有一点一个货币跟它是1:1的对应关系,出现一个Libra,你不能同时说哪个货币1:1的消失了。当然会有特定的货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它的影响,比如消失一部分,但是毕竟这不是1:1的关系,所以它是一个新的货币。

孟岩:胡捷老师原来是美联储的高级经济学家,所以他下了定义,我只能在他的定义上做一点延展。首先Libra是一种新的货币,其次我觉得Libra是一个战略性的武器。

汤霞玲:你昨天的关键词叫“军备竞赛”。

孟岩:对,没有武器,哪有军备竞赛。但并不是哪个国家打一个国家,我认为这是新数字经济向旧数字经济挑战的战略性进攻武器。另外刚Libra还是一个大的数字经济生态。这一点刚才吴啸也展示了端倪。这是我下的这三个定义。

白硕:首先是货币。作为货币,可以用五个特征来刻画Libra:1.无国界,2.点对点,3.可编程,4.零手续费,5.低波动。当然我也认为Libra不单单是货币,它还是一种态度或者一种愿景,这个愿景是无国界或者说超主权的货币、超主权的用户群和超主权的经济体的三位一体。

Tim Yang:我理解Libra是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的底层架构。虽然说央行三四年前开始研究数字货币,但实际上从市面上看没有先例可考,像比特币、以太坊都有一种公链的架构,而央行如果把它搬过来,实际上有很多问题。Libra出来之后,可能会带给央行很大的启发,做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我们大家可以从Libra里面借鉴很多东西

汤霞玲:您是技术背景出身,会用技术语言表达。

蔡凯龙:它是非主权的稳定币。小札一开始的观点是libra是一个全球性的货币金融体系,现在低调成是一个支付手段了,为什么?

汤霞玲:可能是受到了压力。

蔡凯龙:对,但是为什么它以前提出一个全面的愿望?我们来看这家公司和小札个人的背景:他是硅谷IT代表,很年轻,大学没有毕业就创业,并做成了全球最聪明的公司之一,其实他有硅谷IT理想化主义色彩,所以他推出的非主权稳定币很理想化,想做一个能够跨主权普惠金融的体系。这个完美的愿景,大家想一想就很激动。但是现实是各个国家都反对,所以它只能退而求其次说先做一个支付手段。

汤霞玲:所以他可能是阶段性的妥协?

蔡凯龙:对的。

汤霞玲:第二个问题关于央行数字货币,我想问胡捷,您认为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胡捷:对。Libra和DCEP确实是不同的东西。但是我们经常会把它连在一起谈,因为它有连接点。比如说都是受到了技术进步的刺激之后带来的探索,但这两个探索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起点、路径、目标都不一样。

首先,关于起点,关于DCEP的探索,好几年前就开始了,不仅是理论的探索,而且还在落地。所以这跟Libra的推出没有太大的关系,技术路径上确实也不同,都受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但实际上Libra一出手,它就非常明确提出以联盟链的形式出现,甚至提出公链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纯粹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发行和流转的探索。

但是DCEP在技术方面经过一番考量之后认为,技术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的应用特征,是要把货币的匿名性保持下来,就是要保护硬币纸币交换当中的匿名性,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样一件事情能够某些特定的程度的保留即可。至于用不用区块链技术或者用区块链技术哪一部分,这是持开放态度,因此他们的路径上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目标完全不一样,有人说两者目标完全一致,这完全是一个误解。Libra是要生产和管理一个跨全球的、跨主权的货币,而DCEP绝对不是,DCEP是要实现一个非常有限的目标,就是取代硬币纸币。当然在这个有限目标之外,未来会不会探索更深远的目标?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实际上用数字货币的名词分类DCEP,有一点点让人误解,为什么?因为人民币的95%都已数字化,已经是数字货币,现在叫DCEP的只是数字货币的一个小部分,它只以电子化的手段解决历史遗留的最后一个角落——纸币硬币。

纸币硬币最核心的逻辑特征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它唯一的差异性用途。能不能用电子化、数字化的表达形态替代纸币和硬币,同时又保持匿名性?这是DCEP唯一的使命。探索完毕之后,人民币的电子化、数字化过程就终结了。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积累很多的经验,为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未来中国版的Libra,可能会做一些技术的铺垫。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2

技术维度看,Libra和DC/EP的异同点是什么?

汤霞玲:下一个是技术问题,白硕老师和Tim Yang都对 Libra和央行数字货币有过技术底层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从技术维度来讲,这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白硕:从有限资料来分析,Libra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整体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可编程性的支持和去中心化的架构,本身是比较鲜明的。而央行的体系,核心部分是受区块链启发的,但不完全基于区块链,它的发行和流通是强吻合的,流通环境里还是用了很多中心化的手段。所以两边的比较能够准确的看出,Libra的区块链属性、去中心化的属性更强,而央行这边的中心化属性和基于监管需求的现实属性更强。

汤霞玲:谢谢白老师,请Tim Yang从技术架构角度给我们分享一下。

Tim Yang:我最近也在关注DC/EP,我的观点是 DC/EP的底层应该是用区块链搭建的。如果不用区块链,这和以前的电子支付不会有本质区别,到不了数字货币的高度。

第二,DC/EP的性能是否能达到中国消费级的要求?比如双11这样的场景。如果我们将来的底层变成数字货币之后,底层能否支撑得住?有人质疑 Libra底层采用区块链架构,目前每秒只能做几千笔交易。要看到目前的Libra只是一个测试版,不好断定区块链的方式达不到双11的要求。刚才提到在Libra的基础上,国内社区的一些改进,在实验室的环境下,用分层架构,能做到比目前每秒上千笔交易高几个数量级。所以用区块链的底层架构,实际上能做到非常好的性能。

实际上Libra和DC/EP是在互相影响。DCEP原先的思路是做批发,只是央行与银行之间对接,不涉及到最终的用户。但最近似乎央行的态度也在摇摆,说DCEP面向消费级用户也能的,可以像Libra这样给普通用户更好的提供一个钱包。当然这个钱包可能也需要有牌照,除了正规军的银行之外,也可以有第三方的钱包做这件事情。这是我的观点。

汤霞玲:接下来我想向吴啸单独出一个问题,6月18日Libra白皮书发布之后,你们第一个礼拜内,你们的ChainIDE团队宣布推出全球首个集成了Move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工具。后来,又推出了游戏学习软件,让普通人可以在上面做学习和交流,帮助开发者大大节省Move语言的上手时间。所以想问一下你们在游戏开发以及跟用户、开发者交互中有没有新的发现,大家的态度和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吴啸:Libra出来之后,我们就第一批做它上面的事情,对Libra底层做最早编译。了解它的底层要花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发现全球每个团队都要这个2-3小时,是在浪费生命。我们就用一个云服务帮你做好,我们做了全套的,不光是做教程与测试,包括写程序的测试网,包括他们想要在Libra上运行智能合约,都能够最终靠我们去发。

我们发现Libra上的开发者很有热情,不光是为了做支付体系,上面有些人做数据库,有些人做游戏,有些人做去中心化金融,他们做的事情也多种多样,在社区里面的分享也不尽相同。我觉得Libra可以有一些借鉴的地方,包括国内很多联盟链的体系,未来不一定叫Cibra,它可能会用在中国所有的联盟链里面。当它需要创新的时候,可以把它的技术吸取过来。就是它不光是一种支付体系,其实在语言上的探索非常强,不光我们在做教程,很多大学和国内的大学都在学。

3

Libra为何如此难产?它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汤霞玲:谢谢您的探索。技术和开发者很有热情,但是我们大家都认为Libra很难产,小扎一直被国会拷问,包括上个月有很多公司的退出,有人认为“Libra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以各位嘉宾怎么看这个观点?libra的诞生为什么这么难?难处在哪里?监管是最大阻力吗?

胡捷:这个不奇怪,其实我一直对Libra看好,但它刚出不久我和元道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天秤币的阿喀琉斯之踵:跨境监管》。

其实我们正真看到它最大的障碍不在于货币逻辑,也不在于它的技术手段,而在于它怎么样让各国监管当局接受,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因此它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在预料当中,按业务逻辑发展必然会这样。

但经历这一切并不是意味着我们不看好它,而是它沿着一个正确的道路在走。周小川行长也说,如果这样的Libra不成,下一个Libra也会出来,所以我非常看好它。

这几个机构的退出很有意思,你观察一下,这些家伙都是支付领域的大佬,进来就是防守型,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不进来的话,极大可能会被libra侵蚀他们领地。因此,现在有一些政治上的压力,他就先退出,是要保住已有的东西不要惹麻烦。现在有一千多家在后面排队要加入,这一千多家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所以这件事情,是一个局部的反应,现在看不出来到底是不是“最危险的时候”,即便有,我认为它最终还是要过去。

孟岩:我想说的,胡捷老师大多数都说了,他在我之前讲,我就很吃亏,跟胡捷老师的看法差不多。我想说的是,其实我对于吴啸他们做的事情很感兴趣。Libra真正的威力在于它足够简单。你想让我做稳定币,我就做一揽子货币作为一个压秤的东西让他稳定。你想让我给新的Libra找到一个新的应用场景,Facebook说我可以用Libra接受你支付广告费。在这个基础上,你看看吴啸他们,他们一看到开源产品就像鲨鱼一样涌上去,一大堆的应用就出来了。

你不要小看开发人员,我原来是开发人员,我是CSDN出来的,我知道这帮人的力量。我之前也测量过Libra开发者的热度,远远超过除了比特币之外的其他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这个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我认为Libra的生态会非常繁荣,一旦这个生态形成了,没有一点力量可以阻挡,因为它变成了一种互联网的力量,变成新文明和旧文明的对抗,无法阻挡。

实在监管压力太大,把Libra变成一个积分也可以行得通。它可以完全不用稳定币做抵押,而是联合许多互联网公司接受 Libra 积分来作为商品或者服务费用也未尝不可。通证经济有很多的玩法,锚定法币还是锚定积分,都有设计空间。

白硕:关于小札现在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可能有多种。最抢眼的特征就是“无国界”没搞成,它能不能妥协到“无国界”也接受,这是一个需要观察的事情。如果说“无国界”没有搞成也接受,暂时就维持了均衡。但就像孟老师说的,这个力量还会继续积蓄,等到下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引爆。

Tim Yang:我的理解是Libra碰到的阻力非常大。因为我们最近发现DCEP一旦用数字货币,它对原有体系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就像DCEP这样一个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比如一个商家支持微信支付,我们只能用微信支付。但是DCEP规定法偿性,就是如果用户使用任意一个DCEP钱包支付,商家不能拒绝我,这是政策上的变化。另外一个变化是从技术上,随便用一个DCEP钱包能够直接进行电子支付,因为它的底层是打通的,不同钱包的余额也可以互转。所以这对现有的利益既得者,包括银行和支付机构都是很大的冲击,原来的规则将被重洗。所以,我能想象Libra碰到的阻力有多么大。

蔡凯龙:我跟孟老师不一样,我喜欢总结发言。大家在谈Libra的时候,都把它和央行数字货币拿来做对比,我们大家可以往后再退一步,去跟比特币做对比。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中间的人在苦苦挣扎。左边的是比特币,它要走完全绝对的去中心化,目前所有的数字货币里面它是去中心化做得最彻底的;右边是央行数字货币,是主权的中心化;中间是Facebook的Libra,它的理想很丰满,它想做普惠全球跨境的联盟,其实它的灵魂是往左的,但是它的肉体没办法。它是一个全球这么大的公司,大家对都它有怨言,它垄断了所有社交,它有隐私的问题,它必须接受监管,它肉体只能是往右倾的,所以它是左右两种思维在互搏。目前看到的Libra的窘境,就是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以它在做各种各样的调整。其实孟老师和白老师说的就是在给Libra出招,降低要求或者是变成一个支付手段。

汤霞玲:您出一个招,怎么破?

蔡凯龙:我认为Facebook应该更去中心化一点。因为大家想到Libra的时候会想到Facebook,Facebook是一个中心化的组织,它太出名了。目前情况下Facebook对Libra是一个负面影响。假设这个联盟是别的公司一起做出来,反而能推展得更快。

汤霞玲:因为Facebook太出名?

蔡凯龙:是的,我认为它太出名,反而树大招风。

白硕:我认为这是悖论。没有这么大机构的参与,它就没有Libra,但是有这么大的机构参与,所以它必须照顾到右边,而不能只往左边走。

孟岩:1600个机构在排队。这个事如果倒过来说,如果更有策略一点的话,其实可以让这件事情变得更顺滑一些。

汤霞玲:不设置那么高的门槛吗?

孟岩:不要让监管机构这么紧张。

汤霞玲:可以农村包围城市吗?

胡捷:我不认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关键的。税收问题才最关键。任何一个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关系一个国家的税收,这是根本的问题。当局一定要对你的货币发行和运行体系有足够的信心,它要能获得他所需要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税收”,要让一个国家足够掌控他境内流通的货币。其实Facebook本身没有招惹那么大的恶感,我也相信美联储包括国会的人没有一定要把它杀死。

汤霞玲:所以您认为要解决税收问题?

胡捷:这是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果中国搞这种跨境货币,也会关心这样的一个问题。逻辑上能解决,我们现在也能在传统技术体系下能解决,它只是在新的技术构架下,用100个节点,监管当局如何实现信息的获取,这是有挑战,但是可以被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一旦回答好,我认为一定会过。其他的技术争论、去中心化,分布式,谁来主导等都不是问题,现在美元在全世界渗透,如果乘着Libra的翅膀,它能够更快渗透到全世界各国,何乐而不为?它一定会干。但不能把我以前的体系摧毁,特别是我的税收体系。

蔡凯龙:小扎回应国会的时候,说你如果不让我出现,大家现在用什么逃税。他提出很好的观点:他说加密货币被广泛用在灰色地带,我来一个Facebook的Libra,可以让国家监管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家增加税收。所以他提出一个很好的观点:我不是在挑战金融,等于变相地把数字货币引到被能监管的地方。

孟岩:关键是怎么让国家接受数字货币?

蔡凯龙:小札的观点很好,就是要在左边和右边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难处在这里,要两边兼顾到。

白硕:我觉得这个事是这样子的。刚才说的还都是怎么包装的问题,所谓怎么包装就是自己都知道肯定是货币,只不过是货币的数字化,但是现在更可怕的一个趋势是数字的货币化。货币的数字化终究还是货币,但如果是数字的货币化,技术发展到那一步,你是很难防范的,就是一串数字,我不经过任何当局,我就在流程里面走通了,这是最可怕的。我觉得目前技术还没到这么成熟,到了这么成熟的一天,什么监管都是白扯。

吴啸:我要说话(微笑,举手)。我觉得监管有很大的可能是攻击的手段,蛋糕永远切不齐,年轻人想要上位肯定有很大的阻力。小扎说都2019年了,很多人竟然还没有用到银行,社会都这么发达了,还不够便利,而保守派说你要接受监管,你会洗钱,其实讲白了是切蛋糕的问题。

汤霞玲:嗯,年轻人要上位,吴啸是90后。(掌声)

4

中国有必要推出中国版的Libra吗?

吴啸:我认为Libra肯定有技术创新之处可以被大家利用,这是非常好的,而且它本身也是在开源。我认为Facebook、华为、腾讯区块链有一些创新的技术可以应用,说白了就是把他们最优秀的技术应用到我们最急切需要的领域,可以更多创造便利,帮助区块链落地。所以我认为它可能不叫Cibra,但已经渗透到我们技术方方面面,把它最优秀的地方吸取过来。

胡捷:(举手)我想补充一句什么是Cibra。

汤霞玲:对,这个词您造的,您解释一下。

胡捷:如果我们仅仅想把人民币国际化,现在最好的手段就是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它是电子化的,很便捷,扩张性也非常强,往前走就OK了。但为什么现在支付宝走不远?是因为人民币没有自由流动。底层的支撑资产如果还是人民币的话,它肯定走不远,这是第一。

第二,Cibra是啥意思?Cibra是说我们要造一个新的货币,背后锚定的不仅仅包含人民币,也要包含一些别的,并且这一篮子货币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支付宝、微信也可以扮演客户端的角色。所以Cibra和支付宝的核心差别是你支撑什么货币,你支撑的货币是不是全部都是自由流通的。

汤霞玲:对,货币的多样化,人民币只是其中一部分。

胡捷:对,就像美元,如果小扎把Libra的支撑货币构想成为单一美元,那就是一个美元的马甲,国际化方面会给人印象不太好,很多国家会因为这个原因抵制它。如果它现在用一篮子货币,会降低很多国家在接受它的时候心理障碍和政治障碍。

汤霞玲:对,背后锚定什么资产很重要。

孟岩:胡捷老师说的观点其实挺对,但是我给你补充一句。其实微信和支付宝在某些国家这两年处于退潮状态,比如,尼泊尔就禁止用微信和支付宝,在日本的有些城市,两年前微信、支付宝非常流行,现在反而变少了。什么原因?就像胡捷老师说的,中国游客去日本跑到中国人的店里面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买了日本商品,这件事情的资金流完全绕开了日本,所以日本政府很不高兴。只要发一个指令或者号召,反对商家接入微信支付宝,整个情况就会发生逆转。我们正真看到国内很有朋友都提到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很好的手段或者机遇。而在这一点上我恰恰有不同的想法,我认为如果你拿不出一个比Libra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更加具有共享精神的主张和设计,我觉得很难。

白硕:如果用DC/EP出海的话是有点错位的,给人一种当年上升期的美元的印象。我们要想全球化,不应该是DCEP,而应该是全球化色彩的另一张脸,打出跟美元不同价值观的招牌,这是更好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你跟Libra分庭抗理,也还是全球化色彩的东西更好,这是我的主张。世界这么大,并不是只能容得下Libra一种东西,有两种东西也能的。

Tim Yang:我认为既然已经有DCEP,在中国就不太会有Cibra出来了。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说到出海的需求,Libra本身是一个开放体系。如果一个企业想发展海外,我觉得它最终要走出去的话,利用Libra体系会简单得多,因为Libra本身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它聚集了全球的力量,包括技术和金融方面。所以一个企业要做海外支付的话,可能用Libra更简单,它的生态三年之后会怎么样?可能跟现在有非常大的不同。

蔡凯龙:我的答案格外的简单,只有一个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认为Libra的本质是挑战整个中央银行的体系。为什么全球这么多央行这么紧张?你想想有哪一个公司能够做到覆盖这么多人、影响金融的方方面面,也只有Facebook的Libra,没有哪个国家的央行能放弃发币权。所以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不管DCEP还是央行数字货币,我认为都不可能。为什么?原因有一个,如果有这样的公司出现,谁会成为联盟链的主导?那一定是腾讯、阿里等大机构。你看看腾讯、阿里大机构都已经有了支付宝,它们背后的支付渠道都被管到一个网联体系。这种环境下,有可能出现中国版的CLibra吗?不可能的事情。

胡捷:我有不同观点。插播一个例子,供蔡老师参考。1999年,十来个国家放弃了自己的货币主权形成了欧元。今天已经有十几个国家是欧元区的国家,他们把发币的事外包给一个包工队,他们挂了一个牌子叫欧洲央行。

蔡凯龙:这是国家主权,跟阿里腾讯做联盟链,它们是公司,完全不同的性质。

孟岩:我们大家都认为你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个事,我们讨论的Cibra不是中国发的,而是中国主导在海外发的,在“一带一路”上发的。

蔡凯龙:所以中国版的Cibra不可能,海外就不知道了。就像孟岩说的,国际没有发展那么快了,所以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我有一个问题,孟岩老师,如果小札问你怎么救他,怎么救?你不要藏着不说。

孟岩:我也救不了它。我认为它首先不用救,我认同胡捷老师说的话,这个事最终会走出来,尽管很多人希望它走不出来,但是它会走出来,这是第一。第二,如果回头去看,这个事有更好的做法,就是它找到大的互联网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然后为它发行的Libra互联网积分提供一个基本的用途,叫做原点价值。就跟创建一个新国家,你要发行你的货币,要为这种货币提供一个原点用途,一般是税收。你接受我的 Libra 积分,有一个原点用途就是将来向我交广告费,这样人们就会自然地接受 Libra,然后逐渐把 Libra 积分用在各种场景。等到27亿人和3000 万程序员都享受到这种互联网积分的好处了,什么国会议员、监管层,谁反对谁下台。所以小扎还是激进了,一上来就要做如何如何的数字货币。

胡捷:我认为我能救小扎。我认为所有的听证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马上要拿出一个技术方案,说税收保证了就OK了。就这一条,就能过。现在所有的一切背后就是“我失控了”,特别是我的税收失控。当然也包括反恐失控、洗钱失控等一系列的东西,其他的都是扯淡。其实PayPal已经把美元1:1美元对换为积分,已经在全世界用了,但是Libra现在是一篮子货币,在全球100个节点世界分布式管理,只要各国能够控制税收,一点问题都没有。

蔡凯龙:我觉得把胡老师和孟岩老师的观点结合起来,其实先应该在一个国家试行,才能展示它的应用场景、税收和技术集群。每一个国家的监管都不一样,特别是美国这么强更加不容易。但是有一个国家特别有意思,有可能试行,你看所有的国家发言反对,只有一个国家没有说话——日本。日本是最有可能的,因为它的比特币是法币,它已经在比特币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反恐、税收经验,它可完全在日本试行。如果做出效果,再推到全世界,不是挺好的吗,不是验证了两位的观点?

白硕:胡老师说的事,我今天上午讲的最后一个冰山钱包就能干这个事。

蔡凯龙:今天的讨论已经在变成救小扎、救Libra了。

汤霞玲:对,但是非常遗憾,今天现场时间有限。今天的圆桌非常精彩,火花四溅,每次跟台上老师交流都有收获。我们仔细拆解他们刚才说的每一句话,其实就能够有一些解决方案,然后把这些观点串联起来,可能会帮助我们提高对DC/EP和Libra的完整理解。谢谢大家,今天圆桌到此结束。

(作者:玲听区块链,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