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261-东德搞环保
作者:顾安娜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前民主德国(东德)很早就将自然保护写入了国家宪章,也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环境部级单位的国家之一。这是7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开始从高速工业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续,也是苏东集团为了让民主德国起到建设成果展示窗口的安排。
东德虽然不大,但有着曾经德国的工业基础
所以也是苏东阵营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成员
位于阵营的西端,真“展示窗口”
但在立法和部委就位之后,民主德国却没有能够真正做好落实,整个国家的环境状况仍然在快速恶化,一直到了80年代末两德统一前夕,才逐渐有了起色。
这时候已经晚了,那些生活在工业区附近的国民和动植物,早就付出了代价。
志愿环保讲文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东部由苏联控制,那时候还没有民主德国,但政治运转事实上已经和后来的民主德国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苏占区(SBZ),临时政府公布了一项《自然保护法》,这成为了后来民主德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先声。
其实当时的德国一片焦土,一般人吃饭都很成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是很有先见的做法,却不是当时急需的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当年的东德环境立法,主要还是围绕自然环境的保护展开。毕竟德国战后百废待兴,东部的工业基础损毁严重,还没有到能以人力严重污染环境的地步。
历史上的德国也有过全国森林砍伐殆尽的时候
也是靠着缜密的规划实现了森林存量和工业需求的平衡
这种前瞻做法确实是很好的传统
(德古哈尔茨国家公园)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但是到了60年,与西德同样经历了快速恢复,并且得到了苏东集团大力支持以塑造展示窗口形象的民主德国,也开始遇到了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964年东德冰箱生产线,或许是苏东国家抢手货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更新的立法与时代接轨,对工业设施的噪音控制、空气与水的清洁化处理、固体废物与土壤的分离、垃圾分类处理等等人为领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不过为了和西方集团的“环保”(Umweltschutz)理念做出区别,东德人特地发明了另一个名称——“土地文化”(Landeskultur),把环保工作与“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绑定在一起,提高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在一些容易产生污染的工业生产基地
监测车都变成了必备品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Hubert)
为了更好地推进“土地文化”工作,东德还从顶层开始设计,组织了一个“社会主义土地文化常设工作组”,作为全国环保工作的最高统筹领导机构。而在地方上,东德还募集了上万名自然保护志愿者。他们全都是志愿者,分布在全国53个区域内,监控环境和物种变化。
1969年东德地图,其实是一个不大的国家
不过相比高度工业化的西德,环境可以保护得更好
东德也是德国传统的农业区,环柏林还保有大量的森林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from Washington, D.C.)
但这种志愿者究竟有几分志愿非常难说。为了促进民众对这项“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工作的兴趣,各地在实践过程中开始逐渐免除“志愿者”们的正职工作,但是保留其薪水,让“志愿者”变成了一项专业的工作。只是在对外宣传时,志愿者仍然是志愿者,以展现东德群众热衷环保的精神面貌。
生物保护区图林根森林的访问组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Schaar, Helmut)
具体的国家机器也在快速组建中。到了70年代,东德设置了环境保护和水管理部,下辖国家环境监察局和环境设计中心等机构,各县市也都有了自己的环境监察局和议会环保常委会,整个民主德国的环保事业看上去与发达的兄弟联邦德国别无二致。
面对工农业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
可用水资源越发难以满足
需要国家机构来统筹协调安排
(位于柏林汉斯—贝姆勒大街的东德环境保护和水管理部)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Liebers, Peter)
东德在组织建设上绝不能认输,但要说起实际效果,就有些尴尬了。
集体生产毁农林
1960年上半年,民主德国高层发现了一个险峻的现实:国家的食品供应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整个上半年,肉类的入库量比计划少了2900万吨,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市场上已经几乎绝迹了,而五六月份正应该是这些农产品长势喜人的季节。
他们必须赶在下个收获季节之前找到农牧业减产的原因,并设法填上缺口。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苏联在战后其实是在按自己的想法改造东德经济
出了问题,赖谁呢
(曾经的德国经济委员会所在)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问题其实很简单——农业集体化。1950年代前期开始,就有消息传出,民主德国要开始像其他苏东国家一样强征农地搞集体化了,但当局始终否认。其实在幕后,斯大林早就为民主德国做好了规划,要求他们在52年之前完成集体化,拥抱先进的计划经济模式。
苏联与东德领导人的邮票
斯大林不光是苏联人的慈父,还要做德国人的慈父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尽管民间的抵抗很激烈,但经过数年的努力,民主德国还是基本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但这也代表着农民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逃到西德去继续生活,或是留在东德的集体农场里混口饭吃。
大部分德国农民想的也很简单
有一块自己的地,伺候好了,赚多赚少算自己的
(图片来源于google map)
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仅1960年一年,就有1万多职业农民跑到了西德谋生。而一年后,柏林墙就开工了,东西德之间的边境被彻底关上,铁幕危机又向前进了一步。这时间上的联系,很难让人不相信失败的农业集体化正是促使东西德经济水平差距拉大,逼迫东德不得不加强边境管理的主因。
还想去西德的,最好先想想清楚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Junge, Peter Heinz )
但农业集体化已经是骑虎难下的政策,东德政府不能承认这个伟大的生产计划有缺陷,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这时最简单粗暴的提高产量的方法,只能是开垦新的农地。德国东部的大批湿地和沼泽,这就倒了霉,被以快速排水的方式变成了农地,土地环境急剧恶化。
农业集体化的产物,就是农民都跑光了..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Stolz)
农业航空技术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代加入了农业生产,飞机喷洒的农药比手工喷洒更难控制。在经验不足、监管缺失的条件下,各集体农场为了争取更多资源和荣誉,大规模使用对人体同样危害巨大的农药和除草剂,东德的农业污染此时已经失控。
农业工业化确实是个方向
但需要对应的熟练人员、监管、成本把控
而这些方面最有效的还是市场调节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Kluge, Wolfgang)
在德累斯顿地区,从空中控制马铃薯甲虫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Siegert)
在林业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随着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工业产出水平差距慢慢的变大,东德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向西方出口工业制品的机会,只剩下原料出口的外贸可做。但东德自然资源不算丰富,为数不多值得出口的也就是木材。
柏林周边仍然保有很多森林,也是相当不错了
(地图来自google mao)
1968年,执政党统一社会党(SED)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以大型设备开发林业的粗暴政策,林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造林护林的工作却远远跟不上机械化的速度。即使是进行造林,也是服务于再生产的松木和云杉,树种极为单一,对生态环境再次造成了破坏。
产品竞争力差到只能出口原材料
不过这也是苏联最擅长的艺能了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showGerman Federal Archives)
但如果仅仅是农业和林业,对环境的破坏力还无法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粗放的工业发展,最终给了东德的生态环境以致命一击。
褐煤喷烟真绝情
1973年,以色列发动赎罪日攻势,在中东引发了强烈不满,各大石油出口国纷纷拒绝出口石油,全球石油危机到来。
西德的汽车造的再好,没有油也就是块铁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show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石油危机对西德这样的国家打击快速而猛烈,但对东德也并非毫无影响。尽管东德可以背靠资源丰富的苏联,且苏东集团内部的转移价格系统廉价于国际市场,但石油价格上扬还是紧随着农业减产在德国出现了。
和大哥之间还有这么一条“友谊输油管道”
但大哥的油也不是无限的,阵营里还全都是缺油的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Koch, Heinz)
为了获取更多能源,东德人只能回归德意志民族的传统艺能——挖煤。
但即使是煤炭资源,东德也并不富裕。比起西德丰富而优质的各大煤矿,东德的煤矿产量既低,品质也不高,大多是发育不完全的褐煤。但对当时的东德领导人来说,即使明知道褐煤靠不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他们必须在石油危机导致的国家经济完全崩溃前以褐煤取代石油。
不知环保达没达标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Weisflog,Rainer)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燃烧时对空气污染极为严重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Prissantenb r)
科特布斯(Cottbus)地区就是当时最重要的褐煤开发区。
由于褐煤的能量密度很低,而且还有自燃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民主德国当局也不愿意进行运输,大多选择就地开采、就地建发电厂。而从50年代开始就被发现拥有众多露天褐煤矿场的科特布斯,就这样变成了全国的褐煤利用中心,陆陆续续开发了50多处煤矿(大多数是露天的)。
直到现在,仍然是产煤大户
只不过机械取代了更多的人工
但对环境的影响可是一点没变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A. Gutwein)
同时当局还将三家大型国有能源企业迁入了科特布斯。它们带来了东德最先进的煤炭技术和大批产业工人,到了1980年代处,与煤相关的工人占到了全市工业人口的49.5%。这些人直到两德统一之后,也仍然在科特布斯采矿。
科特布斯露天煤矿的员工欢迎您
带您体验最真实的煤矿
不仅没建好的机场可以作观光景点,煤矿也可以
德国旅游业的业务范围真的挺宽的
(图片@cottbus-tourismus.de)
然而露天褐煤矿的开采对环境的后果是毁灭性的。
科特斯顿1990年设立的自然保护区
在整体环境状况都不太能上的了台面时
被拎出来撑门面的小池子
(图片l来自Wikipedia@Stefan Fussan)
首先是水。煤矿开采耗水量很大,且对地下水破坏严重,后续净化工艺也很复杂。在当时能源紧张、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东德政府并不重视采煤的后续处理。这导致当地河流污染严重,城外的斯普雷河上流淌着煤渣和黄褐色的化学物质,连下游柏林都能看到。
其他矿区的情况也不会更好。以至于到了90年统一前夕,东德有45%的水体已经严重污染,无法供应饮用和工农生产了。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又导致了矿区和城市沉降,一直到统一之后联邦德国斥巨资才得以修复。
现在人们环保意识提升了
经常对环境有破坏的一些产业或者生产方式提出抗议
(2019年7月科特布斯举行的ForFuture活动,目标主要是露天煤矿)
(图片来源于Wikipedia@Leonhard Lenz)
其次是空气。由于褐煤品质低,混有含硫杂质,而东德工业系统又没有很好的脱硫习惯,发电厂喷射的烟雾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据中德广播(MDR)统计,1988年每个东德居民的年环境负担是313kg二氧化硫、132kg粉尘和21吨二氧化碳,这让一半的东德新生儿都罹患了呼吸道疾病。而统一后的联邦环境部则公布,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婴儿死亡率达到了5‰,远高于2.3‰的正常水平。
1988年,几名东德活动家趁着警察和史塔西特务收看欧锦赛决赛的机会,偷偷溜到以化工产业闻名的比特费尔德(Bitterfeld),用摄像机记录了当地的环境惨状。那里有一处露天褐煤矿,像被剖开的腹腔一样敞开在空气中;而另一处有毒肥料填埋场Freiheit III的旁边,则有一条地表河,溶解了黄绿色的污染物向下游流去……
(图片来源于 :MDR)
在西柏林电影人的帮助下,这部纪录片以《比特费尔德之苦(Bitteres aus Bitterfeld)》(Bitter意味苦涩,此处他们利用了双关)为名在西德播放。虽然画面简陋,但西德民众还是深深震惊于兄弟国家的自然环境竟已到了这种地步。
(图片来源于 :MDR)
而东德人自己,则是到了两德统一后,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的生活是这样的。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