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从隶书带来的笔法被米芾发扬光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22 22:22:40  阅读:3762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王羲之作为千古书圣

一手创建的“新体”影响力连绵至今

但由于我国书法在发展中的几回断层

尤其是二王真迹的灭失

其笔法一向笼罩着某种神秘色彩

但宋代的米芾却经过终身的尽力学到了二王真髓

这不,连王羲之无意中带入行书的隶书笔法

也让米芾给打造成了自己的标签

这便是:蟹爪钩

这种笔法由于形似蟹爪,故名

初学行书的朋友许多写米芾

都认为这是米芾首创的特征

其实,这个极为夸张的钩画

是名副其实的王羲之笔法

米芾行书“时”

比方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中

“殊”字的竖钩便是典型的蟹爪钩

仅仅书圣没有米芾那么高调

没有故意夸张罢了

王羲之《兰亭序》里的“殊”

其实作为王羲之七世孙的智永

在《楷书千字文》中也有许多的蟹爪钩

可能是书法不断朝平允演进的原因

后来的书法家根本放弃了“蟹爪钩”的写法

而变为平钩

智永《楷书千字文》里的“蟹爪钩”

提到这来,有些寻根究底的童鞋会问

那么王羲之的“蟹爪”是从何而来的呢?

咱们实质唯物主义的书法观来看

王羲之的“蟹爪”绝不是随便创造的

而是从隶书演化来的

“蟹爪钩”便是隶书体势

演化至行书体势的留传产品

汉隶《曹全碑》里的钩画

学过隶书的朋友应该很清楚

隶书的书写是没有钩画的

隶书出钩是经过毛笔左推

发生天然上翘的相似横画(映带上部)

不需求出钩,也不能露锋

米芾《蜀素帖》里的“谢”

王羲之日子的年代间隔《曹全碑》

也就100多年

隶书作为行书的母胎

就很天然就承继了隶书的形体

不过承继中有改动

由于社会日子节奏的不断变快

快速书写的要求

就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蟹爪钩”

米芾《蜀素帖》里的“寿”

米芾《蜀素帖》里的“诗”

需求着重的是,学书法聪明如米芾

把王羲之的这一特征和他的刷字有机结合

却是徒增了痛快淋漓之感

让人一下记住了这种笔法

还直接影响了后世许多书法大师

智永楷书

直到现在,由于王羲之一不小心从隶书

带到行书的笔法难住了许多书友

写米芾和智永时都要独自练习“蟹爪钩”

殊不知要练好这种笔法

得从隶书中找源头

源头找到,懂得书法体势和笔势

这种笔法不必故意追求

天然就会写出

智永楷书

“蟹爪钩”难写吗?

美观吗?

欢迎在谈论区留言评论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一切

为传达而发,若侵权请联络后台删去

文中观念不代表本号态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