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最大的歹意是为母则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1-12 10:19:37  阅读:1868 作者:责任编辑NO。蔡彩根0465

本文作者:艾小羊文章来源:我是艾小羊

婶说:错过上篇文章的宝宝们,点击后面标题即可《夫妻吵架,妈妈将四岁儿子从14楼扔下》。

演员程莉莎发微博祝妈妈生日快乐——

“自从有了儿子,我妈就成了空中飞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奔波于武汉和北京。

我要跟老公过二人世界的时候,我辅导孩子作业觉得麻烦的时候,我出差的时候,我独处的时候,我刷手机的时候,我跟朋友吃喝玩乐的时候,都是我妈帮我带孩子!

可我,却把耐心给了孩子,把体谅给了爱人,所有的坏脾气给了妈妈!”

在程莉莎这条微博下面,大家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评价惊人地一致,都在说母亲好伟大。

身为母亲,我第一次意识到“伟大”是一个让人有窒息感的词。

网友当然是出于好心与赞美,才这样评价程莉莎的母亲,但我还是忍不住想问,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

身为女性、身为母亲,伟大真的是我们的宿命?

我最近在看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沈奕斐的《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在书里,沈奕斐提出,我们这一代年轻女性在家庭中的确获得了更高的权力与地位,“但这并非来自于男性,而是来自上一代老人的让渡。

她通过对上海40岁以下双职工家庭的调查发现,双职工家庭普遍需要第二个“妻子”,而这个角色,往往由上一代的母亲扮演。

在沈奕斐的调查对象里,没有一个小家庭是跟老一辈的父亲单独住在一起的,但有很多小家庭,与老一辈的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

从社会学角度,沈奕斐老师的调查和研究讲究极致的公平性。

她认为老年男性同样需要被关心,因为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往往是“被嫌弃”的一方——“从性别角度,由于女性承担家务被看作是自然的,因此,老年女性往往比老年男性更抢手”。

但站在我们普通看客的角度来说,看了沈博士的调查,我也不知道该同情的,到底是被嫌弃的可怜老父亲,还是被需要的伟大老母亲。

但就我自己来说,想到现在带自己的娃,20年后还要带娃的娃,我真的没有勇气活下去了……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里,金智英在家带孩子憋出病,智英母亲心疼女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妈会尽快整理好,来你这边帮你照看雅英,去工作吧,妈会帮你的。

羊哥泪点算高的,看到这句话,眼睛也酸。

如果一代女性的困境,要靠剥削上一代女性来解决;年轻女性的平等、独立,有什么值得羡慕和鼓吹的?

你做人生赢家的时候,你的母亲或者婆婆正在负重前行;

当我们在谈论职场性别平等,女性正在承担慢慢的变多社会角色的时候,一代又一代被家务剥削的,依然是女性,这种状态,像一个死结,让人害怕。

我问过很多身边的同龄人,你将来会给娃看孩子吗?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愿意、不会。

但只要经过三秒钟思考,女孩的妈妈与男孩的妈妈就会呈现出神奇的差异。

家有女儿的妈妈十有八九会在本能的决策后面加个p.s.:如果女儿要工作,说不定还是得去帮帮忙,没办法啊,婆婆不心疼媳妇,亲妈要心疼女儿。

这个p.s.背后的现实我们都不陌生。那就是男人只要工作好,一切都好;而女人,除了工作好,还要漂亮、会打扮、显年轻、能生孩子、能带孩子。

家务是女人的天职,在女性将家务当成工作的年代如此;在女性有了真正的社会工作以后,它的改变,比我们设想的,缓慢太多。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9年《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民众婚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总体表现为男性的婚姻满意度更高。

同一场婚姻里,男性满意度更高,是因为女人更贪心吗?不是,是男人更舒服。

真实的生活中的婚姻,往往符合大多数男性的预期,却超出了大多数女孩的承受能力。

经常有男生跟我辩论,说你为何需要把婚姻写得那么现实,你该不会是在故意制造男女矛盾,你就不能告诉女孩,婚姻特别美好吗?

不,年轻人,我告诉你,虚幻的美好,比真实的残酷更可怕,如果2020年你有什么新打算的话,我希望你戒掉鸡汤,忘掉人生赢家这个词。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欣赏的职业女性李一诺被称为人生赢家、职场女神。

李一诺是清华大学学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博士,曾经的麦肯锡合伙人,后来的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2016年,她自己创业,做了“一土学校”。我身边很多成功人士,都以把孩子送进“一土”为荣。

李一诺纵横职场十几年,工作蒸蒸日上,还顺便生了三个孩子。

这种人生赢家的故事听多了,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就是女人无所不能,尤其生完孩子以后的女人,“为母则刚”、“妈妈是超人”,你如果为了工作,耽误了带孩子,一定是你能力不行。

而现实情况是怎样?

李一诺的闺蜜,坚持不婚不育的科学家颜宁,在微博里非常直率地说:我闺蜜虽然三个孩子,她帮手也多呀,于是两不误。

李一诺自己也在演讲中说过:生活中的不堪是正常的,所谓的女神是画出来的。

▲李一诺与母亲

如果说,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好几个为之付出的女性是合理现象,那么,一个成功女性背后,有好多为之付出的男性,同样应该是合理的。

而事实上,成功女性背后为之付出的,往往依然是女性;更可怕的是,这种付出,往往被定义为“做点家务而已”。

咱们不用情绪,用数据说话。

联合国发布的《2030性别平等》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女性平均承担的工作量,是男性的2.6倍。

然而,女性所承担的繁重的家务劳动,从来就没被计入一个国家的GDP,这就造成了从事家务劳动者长期不被重视。

同时,鉴于决策制订者通常为男性,对于女性的家务付出,无论在实际收入,还是在被社会认可的角度,制度的保障都是缺失的。

既然给不了什么实际利益,就给点荣誉称号吧,于是“伟大的母亲”这种说法诞生了。

婚姻很难,但我希望这种难,由夫妻两人来扛,而不是要么扛在年轻女性身上,要么扛在老年女性身上。

理想的婚姻,一定也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就像所有人,从童年到达成人,都要接受活着不存什么深刻的意义这个现实。

“我们相爱,我们连狼狈时都一样”,此为夫妻。

2019年的全球kol颁奖礼上,以色列插画师Yehuda Devir获得了“最具创意内容作者奖”。

而他的获奖作品,描画的正是婚姻中的“共苦时刻”。

刚刚升任新手爸爸的Devir,全副武装,学习给孩子换尿裤,经历了人生最可怕的“战争”。

带孩子像打仗,丈夫倒下妻子上,妻子倒下丈夫上。所谓队友,没有凯旋的歌,只有无数小事堆积出的情感。

很多过来人说,孩子可爱又好玩,却没人告诉年轻人,给孩子穿衣服这件小事,需要两人精密配合才能完成。

什么事情最能考验夫妻的默契程度?

就看哄孩子睡觉,你们是不是同时如临大敌,同步关闭了这样一个世界全部的音箱。

孩子是个精灵,孩子也是怪物。

爱的价值,在于两人共同经历了那些在旁人看来不足挂齿,于夫妻而言,却刷新三观的困难。

扛过了这种难,才算真正体验了爱。

爱是分担、分享,而不是男性的自大与懒惰,需要两代女性用无私的付出,去包容。

高晓松老师说,真正关心女人的女权,应该让女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有更多的选择。

曾经,女性唯一的选择,是做“伟大的母亲”,并且将这种伟大,作为美德,由母亲传递给女儿,女儿又传给下一辈的女儿。

当女人的人生价值全部捆绑在母亲这个角色上,伟大就成了我们唯一选择。

如今,女性终于开始选择更多元的身份、更宽阔的世界,决定结婚率高低与婚姻质量的就不再是女性,而变成了男性。

一个国家的男性,能不能让女性成为平凡而幸福的母亲,决定了结婚率与人口出生率。

天长地久,不是一个人受苦。结婚是成年人的选择,选择了它,意味着责任与幸福一样多,也代表着男人偷的懒都会变成女人心里的伤。

希望从我们这代女性开始,能自然而然地选择“为母则弱”,选择卑微的幸福而不是伟大的付出。

别再给女性立牌坊、戴高帽了。

“人生得意需实惠”,不单单是属于男性的心机,也是属于女性的权力。

如果今天的文章你也有感触,就请在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吧!

错过上前面热文的,可点击

你的每一个点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